首页 > TAG信息列表 > 

劝学的知识分享

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的意思 - 荀子劝学讲了什么道理

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的意思 - 荀子劝学讲了什么道理

(如果)刻几下就停下来了,(那么)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,(那么)金石也能雕刻成功。出自荀子的《劝学》。《劝学》节选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......
01-09
孙权劝学中孙权的性格 - 孙权劝学中孙权的人物特点

孙权劝学中孙权的性格 - 孙权劝学中孙权的人物特点

《孙权劝学》中孙权是一个关心部下、足智多谋、善劝的人,吕蒙是一个知错就改、勤奋聪明、善学的人,鲁肃是一个爱才惜才、忠厚坦诚的人。《孙权劝学》的故事吴国大将吕蒙,骁勇善战,但没有文化。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现在当权掌......
01-10
圣心备焉是什么意思

圣心备焉是什么意思

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,各种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那么圣心备焉是什么意思呢?1、意思: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。2、出自文言文《劝学》。是战国时期思想家、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......
12-31
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- 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文是

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- 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文是

成语吴下阿蒙出自《孙权劝学》,其原句是: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成语吴下阿蒙泛指缺乏学识才干的人,比喻人学识尚浅。《孙权劝学》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。此......
12-26
《孙权劝学》读后感怎么写

《孙权劝学》读后感怎么写

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,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,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。那么《孙权劝学》读后感怎么写呢?《孙权劝学》读后感(一)今天,我读了孙权劝学一文。文章篇幅虽短,但文中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,谦虚好......
12-28
《劝学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

《劝学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

《劝学》是战国时期思想家、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,是《荀子》一书的首篇。那么《劝学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。1、《劝学》的中心论点是“学不可以已”。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、学习的态度以及学......
12-31
孙权劝学遂的意思 - 孙权劝学中的遂的意思

孙权劝学遂的意思 - 孙权劝学中的遂的意思

《孙权劝学》遂的意思是:于是,就。《孙权劝学》选自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《资治通鉴》。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"乃始就学",之后大有长进并令鲁肃叹服并与之"结友"的故事。《孙......
01-13
《劝学》表达了什么情感

《劝学》表达了什么情感

《劝学》是战国时期思想家、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,是《荀子》一书的首篇。那么网友们知道《劝学》表达了什么情感吗?感兴趣的网友们,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1、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、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......
12-31
劝学拼音版 - 古诗劝学拼音版全文

劝学拼音版 - 古诗劝学拼音版全文

sānɡēnɡdēnɡhuǒwǔɡēnɡjī,zhènɡshìnánérdúshūshí。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hēifàbùzhīqínxuézǎo,báishǒufānɡhuǐdúshūchí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作品原文《劝学》......
12-16
孙权劝学中鲁肃的性格特点 - 孙权劝学三个人物性格

孙权劝学中鲁肃的性格特点 - 孙权劝学三个人物性格

《孙权劝学》中的鲁肃爱才惜才、忠国长者、忠厚坦诚,孙权关心部下、足智多谋、善劝,吕蒙机敏精干、善于学习、知错就改。《孙权劝学》的故事吴国大将吕蒙,骁勇善战,但没有文化。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,不能......
01-10
孙权劝学以什么为线索 - 孙权劝学的内容是什么

孙权劝学以什么为线索 - 孙权劝学的内容是什么

《孙权劝学》以“学”为线索,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“乃始就学”,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“结友”的佳话。《孙权劝学》原文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......
01-05
《孙权劝学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

《孙权劝学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

《孙权劝学》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,文题为后人所加,那么《孙权劝学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1、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,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,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。2、我们不要以......
12-31
《孙权劝学》的特殊句式是什么

《孙权劝学》的特殊句式是什么

《孙权劝学》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,文题为后人所加。那么《孙权劝学》的特殊句式是什么呢?1、省略句:“肃遂拜蒙母”中,“拜”后省略介词“于”,可补充为“肃遂拜于蒙母”;2、倒装句......
01-01
劝学古诗翻译 - 劝学原文注释

劝学古诗翻译 - 劝学原文注释

翻译起初,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,不可以不学习!”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。孙权说:“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?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,了解历史罢了。你说军中事务繁多,谁能比得上我......
05-18
孙权劝学中以为的意思 - 以为在孙权劝学中的意思

孙权劝学中以为的意思 - 以为在孙权劝学中的意思

《孙权劝学》中以为的意思是认为。此文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,文题为后人所加。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,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,也赞扬了孙权、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,并告......
11-02
劝学七言古诗 - 劝学颜真卿原文及翻译

劝学七言古诗 - 劝学颜真卿原文及翻译

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,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,勤奋学习,有所作为,否则,到老一事无成,后悔已晚。作品原文《劝学》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......
11-30
孙权劝学选自哪本书 - 孙权劝学选自什么书

孙权劝学选自哪本书 - 孙权劝学选自什么书

《孙权劝学》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,文题为后人所加。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,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,又赞扬了孙权、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,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。此文......
07-31
孙权劝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- 孙权劝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

孙权劝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- 孙权劝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

《孙权劝学》告诉我们:1、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,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。2、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,坚持读书是有益的。3、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,并去做。4、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,就会学有所成。5、......
07-21
孙权劝学翻译 - 孙权劝学的翻译

孙权劝学翻译 - 孙权劝学的翻译

《孙权劝学》的译文:当初,孙权对吕蒙说:“你如今当权,负责管理事务,不可以不学习!”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托。孙权说:“我难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,成为博士吗?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,了解历史罢了。你说军务繁多,谁比得上......
11-03
师旷劝学讲了什么道理 - 师旷劝学是什么意思

师旷劝学讲了什么道理 - 师旷劝学是什么意思

“师旷劝学”讲的道理是:学习与年纪无关,重要的是态度要肯学,勤学。“师旷劝学”这个典故出自汉代刘向《说苑》,又名《新苑》,讲述了晋平公向师旷求教学习的故事。在这个故事中,师旷告诉晋平公:年纪大了并不是学习的阻碍,只要......
06-14
孙权劝学中写鲁肃有何作用 - 孙权劝学中写鲁肃有什么用处

孙权劝学中写鲁肃有何作用 - 孙权劝学中写鲁肃有什么用处

《孙权劝学》中写鲁肃的原因是为了用鲁肃的惊讶,从侧面衬托出吕蒙读书之后的变化之大,也再次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。《孙权劝学》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,记载了孙权劝自己手下的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,后来鲁肃与......
11-13
孙权劝学原文翻译 - 孙权劝学原文

孙权劝学原文翻译 - 孙权劝学原文

《孙权劝学》原文: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......
05-20
孙权劝学原因 - 孙权劝学的原因

孙权劝学原因 - 孙权劝学的原因

原因: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,意思是你现在已经掌管政事,不可以不读书。《孙权劝学》选自《资治通鉴》,是北宋史学家、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,文题为后人所加。此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,之后大有长进的故......
01-12
孙权劝学中的人物形象 - 孙权劝学有哪些人物

孙权劝学中的人物形象 - 孙权劝学有哪些人物

《孙权劝学》的人物形象:1、孙权——善于劝学,关心、亲近部下,又不失为主人身份;2、吕蒙——知错能改,善于学习,积极上进;3、鲁肃——从侧面说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。《孙权劝学》一文最重要的就是孙权、吕蒙、鲁肃这三个人......
10-14
劝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- 劝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是什么

劝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- 劝学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是什么

论证思路:从学不可以已开始,到积土成山,再到学恶乎始,最后到百发失一。论证方法:作者采用了采用比喻、对比的方法,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,形成鲜明对照,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。层层推进,上下呼应,更充分持发挥作用,因而把道理......
02-11